BIM技术应用案例-歌尔科技产业项目一期工程

2021-8-11 13:12

歌尔科技产业项目一期工程位于美丽的青岛市崂山风景区。本项目西邻滨海公路,与海信研发中心隔路相望;南临天水路,东有峪夼社区万亩樱园环绕。是集现代化工业厂房、科技研发中心、集中办公于一身的综合体项目。本项 ...

歌尔科技产业项目一期工程位于美丽的青岛市崂山风景区。本项目西邻滨海公路,与海信研发中心隔路相望;南临天水路,东有峪夼社区万亩樱园环绕。是集现代化工业厂房、科技研发中心、集中办公于一身的综合体项目。

本项目的质量目标为鲁班奖,同时也是国内最大体积的清水混凝土项目。鉴于业主对本项目极高的期望,我单位BIM团队于工程投标阶段即组建完成,中标后立即进场,BIM应用贯穿项目始终。

我单位基于Revit平台将建筑、结构、机电、装饰各专业图纸整合为三维模型,通过模型调整发现各专业设计中出现的问题,同时找到最佳解决方案,并将解决办法反馈到原设计部门进行审核确认。

空调水管道设计、通风设计、结构设计往往由不同的设计人员完成,在图纸绘制过程中有些交叉不能全数发现。这些问题在现场施工过程中出现再协调解决,容易出现工期的延误、和质量隐患。项目部应用BIM技术及时发现问题并出具最优的解决方案。

   

在现场施工过程中,我单位基于BIM对施工现场的全部劳务分包进行总承包管理。为统筹各专业分包机电管线的施工位置,我单位向所有劳务分包提供BIM平面布置图、剖面图和节点大样等图纸。

 

项目部应用BIM技术的可视化功能,出具彩色平面图纸,并在图纸上详细标注翻弯、标高和管道尺寸。现场施工人员对照图纸施工清晰明确、一目了然。

因管线特别密集区域,平面图纸中难以标识清楚,项目部针对此区域出具三维图和剖面图纸,施工过程中结合使用,更加直观。

部分区域管线较为复杂且该部位机电管线排布标高要求较高,项目部采用综合成品支吊架形式。现场安装效果整齐美观,并且极大的降低了人工投入。

 

本工程A1-17层楼板均为清水混凝土楼板,水暖井内管道套管均随一次结构进行预留。为保证套管随一次结构的预埋质量,项目专业工程师与BIM工程师一起将所有管道井进行三维排布,共计出具管井排布图纸24张。现场照图预留,减少了管道安装过程中的剔凿作业。

为简便现场交底流程,提高BIM技术交底的精确度,现场使用BIM技术进行可视化交底。

 

本工程竖井内需内衬铁皮,该部位施工难度及施工危险性较大,项目部采用BIM技术进行可视化交底。模拟现场施工,提前发现和规避风险。

 

电井区域是我项目展现施工质量的重点,项目部从桥架安装、配电箱安装及电井内避雷接地、防火封堵,均使用BIM技术交底。

 

项目部自主进行可视化交底的同时,积极借鉴和应用公司其它项目的交底资料。整理成项目可用的交底。

  

管井内所有管道支架形式经过计算校核后按照加工详图制作,各专业管道施工过程中仅需要根据交底中的支架位置进行管道安装即可。

BIM工程师运用我公司自主研发的机电算量编码系统提取各楼层、各系统的材料工程量,商务工程师基于此数据进行材料对比分析,避免材料的超供和欠供。

 

BIM技术应用的特点亮点

本项目在积极推行和应用BIM技术常规应用方法的同时,针对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工厂预制化施工应用、清水混凝土楼面、墙面、柱面预埋预留应用。与此同时,为提高项目各部门沟通协调效率,项目部基于BIM模型建立起了高效闭合的沟通、交流、审批、反馈和投入施工的管理机制。

基于项目现在的BIM技术应用能力及公司相关的机房预制化施工经验,本项目将采用机房预制化施工技术。

工厂预制化施工技术即把机房内所有设备、管道、支架组成一个个单元,分别预制加工,在施工过程中将各个单元按照图纸拼接成一个整体。项目应用此方法极大的减少了施工现场的明火作业和人工投入。

为提高清水墙面的观感,BIM工程师应用BIM技术进行清水墙面的预埋预留。首先完成清水墙体禅缝排布,然后进行机电管线预埋穿墙套管的落位,遵循预埋套管需位于两对拉螺栓中间,或与对拉螺栓孔同心的原则。

为提高清水墙面插座、套管的安装效果,项目部运用三维模型进行技术交底,并采用如下方式进行线盒和套管的预留。

清水楼板上机电管线套管随一次结构进行预留,为确保套管预留过程中上下同心,项目部专业工程师发明了如下工具进行套管定位,并运用三维模型进行技术交底。项目现场套管定位误差控制在3mm以内,十分准确。

我们在常规BIM模型绘制的前提下进一步深化,并根据现场实际结构情况出具机电管线支架的方案。在支架方案审批通过的基础上,项目部颠覆传统的打膨胀螺栓的施工方法,随一次结构预埋综合支架的生根点。每个预埋件可承受1.5t的拉力,是膨胀螺栓的3-10倍,大大提高了现场的施工质量。

针对大管径空调水管道和大跨距的管道支架,专业工程师进行管道、支架重量计算,并与设计院沟通对一次结构承载力进行复核,保证质量安全。BIM工程师管道综合排布完成后确定管道支架方案,交由专业厂家进行荷载计算,最终确定支架形式。并出具相应的预埋件大样图、预埋件安装定位图。以便于支架在一次结构中进行预留。

BIM+科技应用是基于BIM模型的拓展应用。项目管理人员在BIM模型的基础上进行可视化、精细化的施工组织。通过精细的现场复核、不断进行模型调整,合理分配单元,最终形成工厂预制化施工的施工理念。另外专业工程师将追踪二维码云技术、RFID物料追踪技术进行应用,也大大提高了现场管理水平和运维管理水平。

项目BIM工程师将BIM节点汇总形成BIM云平台。现场施工作业工人扫描二维码获取该施工部位的云平台BIM模型信息,按照BIM信息进行施工。专业工程师也可以根据此信息进行效果检查。

现场BIM工程师通过对机房机电管线的精细化排布,将机房内的设备、管道和管道支架形成一个个独立的单元,在专业厂家定型加工,在现场进行装配。最终实现机房的工厂预制化、装配化施工。

通过项目对BIM技术的深入应用,项目在管理水平和成本降低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现场应用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通过基于BIM模型的信息沟通,大大提高了信息交流的效率和准确率;

2  通过BIM技术的精细化排布,实现了部分机电管线、支架的工厂化预制加工,大大提高了现场的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

3  通过BIM技术的合理应用,对机电管线进行统筹和优化,实现机电管线的最合理的碰撞调整,减少了材料浪费;

 

本项目随着BIM技术的应用,在施工进度、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步。精品工程,科技随行。相信随着BIM技术的不断深入应用和发展,项目将会取得更大的进步,并最终完美履约,实现鲁班奖的质量管理目标。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粉丝 阅读733 回复0
上一篇:
企业推行BIM技术落地面临的问题发布时间:2021-08-10
下一篇:
BIM给企业带来哪些价值发布时间:2021-08-11
推荐资讯
精选资讯
阅读排行
精选案例展示
专注素材教程免费分享
全国免费热线电话

053159668614

周一至周日9:00-23:00

反馈建议

lovebim@qq.com 在线QQ咨询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