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在设计方面。对于设计而言,由BIM软件作为设计图纸的工具,在设计出图上,出图的效率增快了。虽然在建模的过程有点繁琐,占用时间比较长,单是施工图纸的平、立、剖面都是由同一个模型上出图,且生成的平、立 ...
首先是在设计方面。对于设计而言,由BIM软件作为设计图纸的工具,在设计出图上,出图的效率增快了。虽然在建模的过程有点繁琐,占用时间比较长,单是施工图纸的平、立、剖面都是由同一个模型上出图,且生成的平、立、剖与模型相符是相符的,避免了传统设计的平、立、剖图纸的设计。传统的平、立剖面是独立设计的,很难保证与其它设计图纸完全相符,导致反复修改设计浪费时间;在施工方面而言,在BIM模型中得到的相关信息,结合相关软件或者程序,可以对施工现场进行分析,得出分析报告,例如施工进度分析、人员管理系统分析、物料管理平台、生产管理平台等,为后续工作计划提供了数据支撑,减少了施工错误,确保施工进度如常。 其次是在成本方面。企业创建BIM数据库,通过建立以BIM模型为依托的关联数据库,根据BIM模型的可量化特性,可以快速准确的计算出工程量,提升施工预算的精度和效率, 可以为项目各个条线管理提供数据支撑,从而提升施工管理效率。施工企业想要实现精细化管理很难,其根本原因是因为所涉及的工程数据信息太大,太复杂,工作人员很那快速准确的获取和工作相关的数据来支撑接下来的工作,所以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大部分全靠工作经验来解决。利用BIM技术的“所见即所得”及“可量化”特点,蔡工BIM+信息化技术相结合的方式,让各个条线管理都能快速准确的获取工程的基础数据,实现限额领料,为消耗控制提供技术支撑。 再者就是管理方面。建筑行业企业的管理好坏其根本,行之有效的就是看你有没有足够量的数据支撑。项目管理的基础就是工程基础数据的管理,及时、准确地获取相关工程共和国数据就是项目管理的核心竞争力。BIM+信息化可以实现任一时间点上工程基础信息的快速获取,通过合同、计划与实际施工的消耗、分享端架、分项合价等数据的多算对比,可以有效了解项目运营是盈是亏、消耗量有无超标、进货分包单价有无失控等问题,实现对项目成本风险的有效管控。 最后就是在安全方面。我们通过将BIM与安全管理相结合,可以预先发现危险源所在,事先制定对应的解决措施,防患于未然,同时可以将相关安全隐患信息及时进行曝光,达到警示提醒的作用,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